30歲的盧有珍是一名在工地上開塔吊的女司機,她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,這幢高樓建成后將高達475米,為武漢******高樓,而加上塔吊的自身高度,盧有珍平時一直在500米高空上班。“坐在塔吊的駕駛室,我可以俯視武漢三鎮,汽車就像螞蟻一樣。”盧有珍說。
盧有珍是麻城人,沒來武漢******高樓開塔吊之前,她和丈夫一起在老家做些小生意,育有一個孩子,但一年收入不夠養家糊口。一次,在親戚的介紹下,她意外地走進了工地。
操控亞洲******塔吊
盧有珍告訴記者,2013年年底剛入行時,她在襄陽的一個小工地上學習開小型塔吊,2014年5月,因為工作調動,她來到了武漢******高樓開***新型的塔吊。這種塔吊名字叫“M1280D動臂塔吊”,盧有珍說,它是亞洲建房領域使用的******塔吊。
“我爬到100米的高度往下看,還是有點怕的,經過幾天的適應也就漸漸習慣了。”盧有珍說,因為有之前開小型塔吊的經驗,再開這款亞洲******塔吊,她還是比較習慣的,“為了保證施工安全,工地上有明確要求,風力超過6級時就不能施工了。”盧有珍說,她每天上班,先要從樓底坐十分鐘的電梯,之后走過一段路來到塔吊下端,再徒手攀爬三十多米上到500米高面積不足兩平方米的駕駛室,檢查機器、推閘、打火、熱機……
“在500米的高空完全看不到地面的情況,注意力要高度集中,必須服從對講機信號工的調度。高空中風很大,調換角度時,一點點轉動都會造成吊鉤大幅搖晃,只能靠調整上端吊臂的擺動穩住吊鉤,這種拿捏完全靠經驗。”盧有珍告訴記者。盧有珍也因此有了很多新奇體驗,“我每天都能俯視武漢三鎮,汽車像螞蟻一樣。冬天的時候,高空中在下雪,而地面上卻在下雨……”
她不是******女司機
盧有珍說,這樣的工作也是人生別樣的體驗,“我也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再干這一行,為了保證施工進度,有時我不得不把飯菜用塔吊釣上來吃,每天上上下下攀爬,我早就練成了‘肌肉臂’和‘鐵砂掌’,是工地上公認的女漢子”。盧有珍告訴記者,因為學歷不高,如果在地面上打工,工資***多只有四五千元,但來到500米高空工作,她的收入則是七八千元。如今在這種高樓上,她也不是******的塔吊女司機,還有一個女同伴。
掙了更多工資,讓盧有珍的家庭經濟有了很大的提高,“這個工地成了我們第二個家,我家蓋起了房子,生活越來越好。”工作間隙,盧有珍常常愛拿出手機,拍攝各種短視頻發到自己的“快手”上,讓更多人領略她們不一樣的工作環境和500米高空的特別景色,很多網友紛紛點贊。
塔吊是這樣安裝和拆卸的
盧有珍告訴記者,這幢巨型建筑一共有3臺塔吊,工人們先在地面架起******臺塔吊,隨后這臺塔吊再將安裝第二臺塔吊的零件吊到高空的樓層,接下來組裝、焊接在穩定的樓體上。通過這種化零為整、化整為零的操作,一步步將塔吊越裝越高。“***后如何拆除塔吊,和他們想的也不一樣。”盧有珍說,拆的時候,先將其他兩個塔吊化整為零,通過電梯運下來。再安裝一個小型的塔吊,吊住那個大塔吊,工人接著對大塔吊進行拆解。“就這樣,從大塔吊變成小塔吊,直到***后剩下一個很小的塔吊,可以直接通過電梯運送到地面。”盧有珍說。(文、圖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)